温度过低、水质太差、生病等均可能导致孔雀鱼一直在缸底。

温度过低:将饲养水温缓缓升高至22-24℃左右,切忌一次性升高温度超过2℃。

水质太差:及时换水,并安装过滤系统以及氧气泵,确保水质清洁干净,水体溶氧充足。

生病:根据病症确定疾病种类,然后对症下药。

孔雀鱼一直在缸底的原因,生病、水质差、温度过低都会引起

一、孔雀鱼一直在缸底的原因

1、温度过低

(1)原因:孔雀鱼适宜的温度是22-24℃,如果水温低于16℃,它们就会减少活动量,并且会一直趴在缸底,由于缸底的温度相对来说会高一些。

孔雀鱼一直在缸底的原因,生病、水质差、温度过低都会引起

(2)解决办法:如果是水温过低的话,饲养者需要及时缓慢的提升温度到22-24℃,升温时不要一次性提高2℃以上,容易使孔雀鱼产生应激反应。

孔雀鱼一直在缸底的原因,生病、水质差、温度过低都会引起

2、水质太差

(1)原因:鱼缸内水质太差或者水中的酸碱度不稳定都会导致孔雀鱼趴缸。溶氧量不够或者是水中的氯含量过高也会出现趴在缸底的情况。

孔雀鱼一直在缸底的原因,生病、水质差、温度过低都会引起

(2)解决办法:饲养者首先要及时换水,然后需要加强鱼缸的过滤系统。如果是溶氧量不够的话,最好安装上氧气泵。

孔雀鱼一直在缸底的原因,生病、水质差、温度过低都会引起

3、生病

(1)原因:孔雀鱼比较容易患上烂鳃病、烂尾病、白点病、针尾病等,所以在它们生病的时候,就无法和正常的鱼儿一样去游动或进食,只能呆在缸底。

孔雀鱼一直在缸底的原因,生病、水质差、温度过低都会引起

(2)解决办法:首先要判断孔雀鱼是否有外伤,其次要判断出哪一种疾病,最后再对症下药。需要注意的是,如果有外部寄生虫,需要将寄生虫杀死后进行消毒杀菌的处理。

孔雀鱼一直在缸底的原因,生病、水质差、温度过低都会引起

二、孔雀鱼忽然上下乱窜的原因

1、发生原因

(1)受到惊吓:孔雀鱼突然上下乱窜有可能是受到了惊吓导致的,它们胆子比较小,受惊以后就会在鱼缸内上下游动。

孔雀鱼一直在缸底的原因,生病、水质差、温度过低都会引起

(2)环境波动:还有可能是鱼缸内的环境突然发生了较大的变化,比如水温骤变、换水量太大等。

孔雀鱼一直在缸底的原因,生病、水质差、温度过低都会引起

(3)寄生虫感染:也有可能是寄生虫感染导致的,当它们出现较多不适后,就会尝试用这种方法来缓解不适。

孔雀鱼一直在缸底的原因,生病、水质差、温度过低都会引起

2、处理方法

(1)保持环境稳定:孔雀鱼上下乱窜可能是环境波动太大引起的,饲养者需要将它们生活的水温控制在26℃,还要将水质调整为弱碱性,保持环境稳定,它们很快就可以恢复。

孔雀鱼一直在缸底的原因,生病、水质差、温度过低都会引起

(2)保持环境安静:还有可能是受惊导致的,饲养者需要将它们转移到一个安静的房间中,不要开灯,保持环境昏暗,这样它们几天的时间就可以恢复正常。

孔雀鱼一直在缸底的原因,生病、水质差、温度过低都会引起

(3)下药治疗:也有可能是寄生虫导致的,饲养者需要使用杀虫类的药物给它们药浴,只要寄生虫脱落,孔雀鱼乱窜的症状也会缓解。

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,农学问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农学问立场。
孔雀鱼的繁殖方法,通过卵胎生的方式繁殖

孔雀鱼的繁殖方法,通过卵胎生的方式繁殖

孔雀鱼为卵胎生动物,体内受精且受精卵在体内完成发育,最终鱼苗从产道产出。繁殖要点:孔雀鱼交配时,雌雄比例控制在4:1,怀孕后雌鱼单独置于繁殖缸内养护,饲养水温控
孔雀鱼的养殖温度,适宜的温度为20-26℃

孔雀鱼的养殖温度,适宜的温度为20-26℃

孔雀鱼生长适宜水温范围20-26℃。水温为26-30℃,孔雀鱼进食情况更好,但生长繁殖速度及抵抗力有所降低。当水温超过32℃时,孔雀鱼进食减少,易患病。当水温高
孔雀鱼打氧好还是不打氧好,饲养密度正常的话可以不打氧

孔雀鱼打氧好还是不打氧好,饲养密度正常的话可以不打氧

饲养密度正常时,只要水质保持清洁便不需要打氧,原因是孔雀鱼对氧气没有太多需求,打氧反而不利于它们休息。高密度饲养时,需要对孔雀鱼打氧,此时水中的溶氧量下降,容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