鳞茎:韭菜属于石蒜科葱属植物,鳞茎簇生、近圆柱状,鳞茎外皮暗黄色至黄褐色,呈网状或近网状。
叶:韭菜叶片呈扁平条形,实心,边缘平滑。
花果:伞形花序半球状或近球状,具多但稀疏的花,花葶圆柱状,花色为白色。蒴果呈三棱状,果顶有缝合线,果实成熟时从缝合线开裂,露出种子。
一、什么是韭菜
韭菜属于石蒜科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,鳞茎簇生,近圆柱状;鳞茎外皮暗黄色至黄褐色,破裂成纤维状,呈网状或近网状。叶条形,扁平,实心,宽1.5-8毫米,边缘平滑。伞形花序半球状或近球状,具多但较稀疏的花;花葶圆柱状,常具2纵棱,高25-60厘米,下部被叶鞘;总苞单侧开裂,或2-3裂,宿存;小花梗近等长,比花被片长2-4倍,基部具小苞片,且数枚小花梗的基部又为1枚共同的苞片所包围;花白色。蒴果,呈三棱状,果顶有缝合线,内部有三片膜质间隔,成为三室。果实成熟时,从缝合线开裂,露出种子。每一室中有种子两粒,种子成熟后为黑色。
二、韭菜的种植方式
1、种子选择
选用种子饱满、无杂质、无虫口,抗寒抗病虫,耐热、分蘖力强,外观和内在品质好的品种 。
2、生长环境
温度:耐低温但不耐高温;光照:中等光照强度,耐阴性强;水分:适宜的空气相对湿度60-70%,土壤湿度为田间持水量的80-90%;土壤营养:对土壤质地适应性强,适宜pH为5.5-6.5。需肥量大,耐肥能力强。
3、育苗
(1)选用种子饱满、无杂质、无虫口,抗寒抗病虫,耐热、分蘖力强,外观和内在品质好的品种。育苗地亩用种量5-6公斤,可移栽大田6-7亩。种子处理。可用干籽直播(春播为主),广州地区多在10-12月播种,3-4月移栽,也可用40℃温水浸种12小时,除去秕籽和杂质,将种子上的粘液洗净后催芽。
(2)将浸好的种子用湿布包好放在16-20℃的条件下催芽,每天用清水冲洗1-2次,60%以上的种子露白时即可播种。整地施肥。苗床应选择旱能浇、涝能排的高燥地块,宜选用沙壤土,播种前要进行深翻,在临近播种前再行浅耕,细耙,并结合施肥,整平做畦,畦高12-14厘米,畦宽100-120厘米。
4、移栽定植
(1)苗期120天,幼苗长有7-9片叶,株高到18-20厘米时为定植期。定植时要错开高温高湿季节。定植方法主要有:单株密植、小丛密植、小垄丛植、宽垄大撮等。将韭菜苗起出,剪去须根先端,留2-3厘米,以促新根发育,再将叶子剪去一段,以减少叶面蒸发,维持根系吸收和叶面蒸发平衡。
(2)株行距10×20CM,每穴栽苗8-10株;或30-36×20CM,每穴定植20-30株,栽植深度以不埋住分蘖节为宜。 定植大田时应选择肥沃、有机质较足的田块,定植前应浇透水、施足基肥(每亩施腐熟的羊棚灰等农家肥3000公斤、25%复合肥30公斤),合理密植,采用采用分株繁殖(分株繁殖是把要更新的老韭根挖起后,切去下部的老根基及上部的叶片,待伤口愈合后定植),并喷施新高脂膜保温保墒增肥效促出苗。
5、田间管理
(1)水肥管理
①定植后3天连浇两次水,及时锄划2-3次蹲苗,土壤半干湿状态,进入雨季应及时排涝。韭菜的耐肥力非常强,定植前深翻整地(2米包坑)施足腐熟基肥,亩施2000公斤,施肥原则是有机肥和无机肥搭配使用,比例不低于1:1。
②施肥要根据长势、天气、土壤干湿度情况,采取轻施勤施的原则,苗高35厘米以下,亩施2%复合肥水500公斤;苗高35厘米以上,亩施3%腐熟粪肥800公斤,同时加施复合肥5公斤,天气干旱要加大稀释倍数。
③在韭菜定植后要及时浇水2-3次,直至成活,在韭菜生长期适时浇水,中耕除草,合理施肥,并配合喷施壮茎灵,可使植物杆茎粗壮、叶片肥厚、叶色鲜嫩、植株茂盛,天然品味浓。同时可提升抗灾害能力,减少农药化肥用量,降低残毒。
(2)防治病虫害
韭菜生长期主要病害是韭菜疫病和灰霉病,虫害主要是韮蛆、蓟马等,应根据需求及时喷施50%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-800倍液(50%粉锈宁800-1000倍液、50%辛硫磷乳油3000倍液)进行防治,并搭配喷施新高脂膜800倍液增强药效。

韭菜苗的种植方法,出苗后要让土壤保持湿润

韭菜什么时候施肥,立秋的前五天和后五天施肥为佳
